今天是: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李庚香: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发布日期:2024-01-30    作者:     来源:     点击:

李庚香: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社科要闻-中原人文社科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hnskl.org)

摘要: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大论断,表明了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内容丰富、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其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百余年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成果,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其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21世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突出特性的现代文明,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必须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将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凝聚民族复兴力量,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华章。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简介:李庚香,男,法学博士,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主要从事领导力、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关乎国本、国运的战略高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熠熠生辉,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自觉坚持“两个结合”,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准确把握和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以及实践要求,特别是要把握运用这一重要思想内蕴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主动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将其自觉贯彻落实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统合古今之变、把握历史之脉、顺应时代之势的基础上谋划现实、开辟未来的科学理论结晶。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而增进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是以新作为开创新时代文化建设新气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百余年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成果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的思想理论都是独特的,它们源自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政治等的发展状况,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些思想理论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塑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形成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深刻理论总结和宝贵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勇毅的历史主动。这种自觉和主动,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文化思想是对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深入理解和科学总结,它揭示了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在党的百余年文化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根据时代主题和实践特点的变化,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思想,为推动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支撑,我们党的文化思想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指导,不断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

  在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的科学主张,强调文化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提出文化建设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基本方针。如在文化与革命方面,提出要进行文化上的革命,以适应新社会的发展。在文化与人民大众方面,强调文化应该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追求,主张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文化的传统与革新方面,主张对于那些符合人民利益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对于那些反动、愚昧、压迫性质的传统文化要进行批判和改造。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对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文化工作者要关心人民大众疾苦,要站在人民立场上去创作,要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他鼓励文艺工作者要在文学艺术上表现时代的主题,深入群众,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毛泽东同志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仅对于打破旧的文化体制、推动文化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中国革命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广泛开展全社会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创新,我们党在科学把握文化建设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首先制造舆论,夺取政权,然后解决所有制问题,再大大发展生产力,这是一般规律”,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提出,文化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重要方针。通过这一时期的除旧布新,我国彻底摆脱了落后的精神面貌,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前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先后提出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视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提出了“发扬学术艺术民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文化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实现跨世纪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并把文化建设摆在党治国理政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从2013年提出“两个巩固”,到2017年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到2018年提出“九个坚持”,到2021年提出“两个结合”,到2022年提出“五个方面”,再到2023年提出“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从“一条战线”到“两条战线”,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从“根脉”“魂脉”到“一脉”,从“五个思想”到“六个思想”,这些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的文化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一以贯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过程。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实践探索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日趋成熟与完善,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崭新命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百余年来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成果。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也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特征和鲜明标识。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出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勇担历史重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文明复兴而奋斗。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根植本国和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找到“出路”后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是我们党在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翻开风雷激荡的百年史册,我们党历经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正是由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

  “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之所以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是因为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在历史上,我们至少有过四次思想解放:一是“五四运动”;二是延安整风运动;三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四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这四次思想解放解决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还是实事求是;如何对待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等问题。“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回答的是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如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等。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判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内含的思想解放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根脉”的高度,通过“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有机统一,重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体两翼”的动力机制;二是从更加宽阔的历史视野、更加深厚的历史纵深出发,从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传承发展深入把握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显著优势,拓宽了“走自己的路”的文化根基;三是中华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及其积淀下来的宝贵智慧滋养,为深化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提供了无比坚定的自信源泉。

  “两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只有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深刻反思中充分挖掘并彰显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文明基因,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实现理论创新的独立自主,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才能造就一个经由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21世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既有本体论又有认识论,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突出特质。

  体,指的是理论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可以说,“两个结合”“五个突出特性”“七个着力”“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建设、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党的宣传思想文化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根本制度论、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第二个结合”与新的文化使命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论、提升新闻舆论“四力”论、网络安全和网络强国论、立德树人论、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文明交流互鉴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论等。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扎根人民群众之“主体”、立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整体”、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大体”、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总体”的整体系统理论观。

  用,指的是实践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规划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便是“达用”。这里的“用”,就是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工作的实践路径、方式方法等。“达用”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具有的“作用”“功能”“属性”等特点,即这一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从方法论的层面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系统完备、切实可用的战略路径,而“七个着力”则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经世致用的特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包括目标维度、立场原则维度、实践要求维度、世界维度和方法维度等方面。目标维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立场原则维度,体现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实践维度,体现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世界维度,体现在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上,体现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上。方法维度,体现在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融通”和“贯通”上。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二、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强调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两个结合”、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刻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有机生命体,是具有突出特性的现代文明,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并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彼此映照,创造出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明新形式。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具有突出特性的现代文明

  新时代所要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包含了中华民族突出特性的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突出特征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他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的历史逻辑。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原生或次生文明都已经中断或消逝,唯有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从未中断。中华文明的“道统”代代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连绵不断,得益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屏障、超稳定的社会结构、生生不息的规模化人口、长盛不衰的语言文字、代代相传的文化典籍、咬定目标久久为功的民族特质、与人为善、“止于至善”的文明本质。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稳定性、统一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应变性的民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具有突出连续性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正是这种连续性,使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受到各种外来文明的强烈冲击,但始终没有被同化而丧失自我;相反,总能够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充实自己,激发自身的潜在活力。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创新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内生动力。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中华文明能够历经5000多年历史变迁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中华民族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的无畏品格,体现在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上。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始终以创新为支撑。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体现在“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上。“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从“盘古开天地”“神农尝百草”“夸父追日”的神话传说,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荀子“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的志向理念,无不体现了一个“敢”字。一个“敢”字,折射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正是依靠创新,中华民族走过了不同于其他文明主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所呈现出的国家统一、民族凝聚和文化融为一体,是中国历史发展道路和“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的必然要求。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中华文明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这种政治上的大一统,建立在强大的文化认同之上,蕴藏在自古以来的实践传承之中;这种政治上的统一性,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的家国情怀。正如孟子所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种家国情怀将个人、集体、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让我们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够团结凝聚、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集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56个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赋予中华文化以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一方面,中华文化认同超越了地域、乡土、血缘、世袭、宗教信仰;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从多元走向一体,从尊重差异性到增进共同性,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必将推动世界形成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华民族一向崇尚和平、和睦、和谐、和合,“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中形塑了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中华文明基本特质的文化基因。“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和”所蕴含的对立统一性的深刻认识。在这里,世界和平、全球发展是中华文明的政治愿景;求同存异、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的成长动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中华文明的大同理想。中华文明也正是在与外部文明的对话交流中,通过不断汲取外部有益的文明成果获得了成长壮大的发展动能。

  五大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独特优势的整体性把握,揭示了中华文明之所以自信和之所以走向“结合”的历史逻辑、精神价值和实践智慧,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历史命运。只有全面深刻把握这五大突出特性,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现代文明

  “古今中西”之争可分为“古今之争”与“中西之争”两方面。所谓“古今之争”是指从“历史”的层面上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中西之争”是指从“空间”的层面上如何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多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汉代的今古文经之争反映了当时的“古今之争”;佛教传入后与儒道两家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的“中西之争”。

  一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古今之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内含的许多重要元素,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影响着中华文明的物质表征、制度形态和精神追求,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提供了坚实的根基。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传统社会中生成的,有着独特的历史特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中华文化沃土上培植新时代的文明之花,就是要根植于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现代性构建,从文明的内在结构中进行文化重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具有新时代的文明特质,因而能够破解“古今之争”。

  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西之争”。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以作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总结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突出特性,孕育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事风格。破解“中西之争”,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觉继承中华民族的突出特点;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在充分认识“中”、灵活运用“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实现两大文明智慧结晶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汇通中西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破解“古今之争”,要求我们“不复古”“不守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破解“中西之争”,要求我们“尊古”“守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答案。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时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新时代形成的,是在实现“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生成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必然和实践的必然。

  首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赓续文脉的历史责任。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离京视察期间就来到河南安阳,在殷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可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呈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赓续历史文脉的高度自觉。

  其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创造新的文化形态的时代要求。文化是一个民族穿行于历史的长河、历经岁月的洗礼与沉淀而始终能够保持自我认同的精神居所。进入新时代,文化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都需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没有先进文化的正确引领,中华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文化是流动的、变化的,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在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代必须也必然要产生新的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对新时代推动文化形态发展更新这一文化建设主题的积极回应。

  再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为新时代提供目标指向的实践要求。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不仅要“知所从来”,还要“思所将往”。新时代文化建设上的“思所将往”,就是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和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增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精神自觉。而在这一过程中,设定一个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很好地发挥了这一作用。它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事业明确了宏伟科学的目标,勾勒了壮美合理的蓝图,提供了清晰可行的指引,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

  (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段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可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实践。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华文明现代化的道路。“两个结合”造就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既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文明,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又以中华文明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它们彼此契合、互相成就,造就了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中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华文明现代化的道路,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必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内含着“中国与世界”“范式与经验”“传统与现代”的中西之争、道路之争、古今之争,面临着守正还是守旧、尊古还是复古、吸收借鉴还是全盘西化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为基础,坚持文化主体性,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成功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它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即从中华文明的传统形态转型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三、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展开新篇章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华章。在理论维度上,应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历史维度上,应当把握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在历史与现实相生相成中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在实践维度上,应当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价值维度上,应当牢固树立文化主体性,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在世界维度上,应当坚持文明交流互鉴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以开放包容的主体姿态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一)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坚定文化自信,强调的是文化的主体性、原创性。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一方面,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中华文明蕴含着中华民族远大崇高、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是流淌在中国人民血脉中的强大文化基因。面向未来,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另一方面,要深刻把握中国历史实践与当代实践。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主动,就是要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从而摆脱对西方学术、西方理论的“学徒状态”。要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精神独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当前,我们正信心百倍地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使之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肖像”。

  (二)秉持开放包容,不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秉持开放包容,强调的是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历史昭示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广泛吸取外来优秀元素,才会更丰富、更博大,才会具有旺盛生命力;反之,封闭保守、妄自尊大,必然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秉持开放包容,既要主动地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精髓,更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交流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各美其美”前提下,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不忘本来,就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忘本来,就是要守好“魂脉”和“根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也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拥有革故鼎新、穷变通久的精神气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吸收外来,就是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吸收外来,就要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黑格尔说,希腊文明之所以能开创出其独立和繁荣时期,就在于它既有自己的原有文化,又有来自东方世界的外来文化,进行了两重文化结合的锻炼。文化结合的锻炼,核心就在于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也需要新陈代谢、除旧布新,自我封闭、静止僵化必将滑向衰落。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新时代,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就是要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面向未来,就是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挖掘其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要主动适应时代变革,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活化机制,让文化“热”起来、“动”起来、“潮”起来、“活”起来,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供给。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场景,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感受、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三)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坚持守正创新,着眼的是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坚持守正创新,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涵,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原则。对于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关键是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最大法宝、是必由之路、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注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二是坚持“两创”,即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点是要解决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历史文化沃土,更加根深叶茂;另一方面,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在守正创新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生机,让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三是坚持“两通”,即坚持融通和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因此,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四观(宇宙观、道德观、社会观、天下观)、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六大精神特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贯通起来,把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老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融通起来。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完成近代以来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任务和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使命,实现中华文明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并在这种现代转型过程中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文明现代复兴,不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复活,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必须建立在中西文明交流交融的基础之上,它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新时代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广泛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成分,并在世界文明交流、回答各种时代问题中成长壮大的文明新形态。新时代所要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植于中华文明连续、创新、统一、包容、和平的突出特性,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必将创造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的思想伟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聚焦新的文化使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落细落实“七个着力”重大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力量,共同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本文节选自《河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